无情的疫情打破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然而在人民需要的战疫场上,总有一群不怕牺牲、敢于往前冲的一线工作者砥砺奋斗。可爱的志愿者们也在红色“集结号”好吹响后,克服一切困难,“戎装”上阵,勇往直前,俨然变成了训练有素、保卫家园的抗疫战士。
我的家乡 我来守“沪”
吴静华同志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名共产党员,响应党的号召,勇敢投身于抗疫志愿服务中,为自己家园重现“曙光”贡献一份力量。
在连续几天的志愿服务工作中,她深深地体会到做“大白”和“小蓝”的艰辛与不易,身体虽非常疲惫,但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。虽然按下“暂停键”的上海沉默又寂静,但人与人之间的“情分”却愈加浓郁。原本每家紧闭的大门现在都纷纷打开,几句温暖的话语让大家心里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。这是吴静华同志叩开左邻右舍屋门送物资、药品时的感受。疫情之下,所有人都被紧紧地关联在了一起,无论是否相识,是否共事,是否是朋友,此时大家都彼此牵挂,互相照应,共克难关。
她坚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,不畏艰难,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,再大的坎儿都能挺过去,很快又会重现我们家乡“车水马龙”的繁荣景象。
我和我的爱人在抗疫一线
周菁同志是一位青年党员教师,自线上教学以来,她一直心系学生,电话、视频,几乎每天都关心着班里孩子的居家情况;她还主动帮助老教师熟悉钉钉教学平台的常规操作。线下,她积极报名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。当她把做志愿者的照片给她女儿看时,女儿自豪地说:“妈妈好厉害呀,你和爸爸都是志愿者。我以后要当医生,把病毒都打倒!”孩子稚嫩的话语对周菁同志来说无疑是最好“奖励”。因为爱,所以抗疫!因为抗疫,所以成为孩子心目中的“英雄”“榜样”!
早在春节期间,她的丈夫已只身前往某隔离酒店驻点志愿服务。每次电话,丈夫常说不累,挺好的。然而现她也战战兢兢地穿上大白,不吃不喝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后,才真正体会到一线抗疫人员的艰辛。虽然两人各在不同地方,但他们都在为抗疫尽微薄之力。愿山河无恙,共托明日朝阳!
微光行动,“疫”来“我”挡
“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,即使隐隐微光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亮。”“即使,我能做的微不足道,但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志愿者的岗位上,助力这支疫情特攻队。”这是陆褚华老师的真实想法。
在第一次全民抗原检查,本该在周末休息的她响应久茂村委会的号召,积极参与抗原检测试剂分发的志愿服务,并耐心指导村民完成抗原测试。后来她又毅然加入到居住地的志愿服务队伍中,在核酸检测时维持秩序,清点检测人数,一遍遍的提醒居民保持安全距离。普通的岗位上尽职尽责,充分发挥人民教师的优秀本色。小区封控需要志愿力量时,她冲在最前面,总是连续几个小时挨家挨户分发抗原试剂、生活物资,楼道里跑上跑下,却似乎感觉不到丝毫的疲惫。只要社区一吹“集结号”,她都会立即响应,兢兢业业地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中,犹如深夜中闪亮的繁星,为整座城市带来美好的憧憬与期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