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沪上疫情防控正处于攻坚克难关键时刻,奉城一小的党员们在“先锋上海”小程序上进行了社区报到、主动对接社区居委的志愿服务工作,并撰写了抗疫日记,互相勉励,同心抗疫,留下了一个个“爱”的足迹。学校广大教师也积极响应学校党支部志愿服务的号召,居家办公完成线上教学工作之余,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,穿上小蓝、小白,成为了光荣的抗疫志愿者,把社区汇聚成了“爱”的海洋。
夫妻抗疫,其利断“疫”
她叫李红,学校的教导主任。3月12日上海发布转为线上教学时,她和校长室第一时间开启线上教学应急预案,连夜制定学校在线教学方案、调研调试设施设备、各层次会议要求的布置……短短2天时间,学校教学工作平稳过渡到线上。
她是党员干部,也是社区志愿者,自社区进入疫情防控攻坚阶段以来,她积极响应号召,做过核酸检测现场引导员,维护社区秩序;又加入了小区快递物资运输组,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;她和许多党员教师一样,居家教学之余,奋战在社区抗疫一线,志愿服务工作成了她每天常态工作的一部分。李红同志的丈夫是海港派出所的一名公安干警,离家近一个月,始终奋战在防疫前线。他们俩一个是社区志愿者,一个是执法人员,虽然总见不到面,但他们在特殊时刻“疫”路相守,共同保卫美丽家园。
不同的一线,同样的担当
疫情就是命令,防疫就是责任。当区教育局、学校党支部下达集结令时,范晓叶老师毫不犹豫地加入防疫志愿队伍。每当志愿群中紧急招募时,她总会在完成线上教学后,安排好两个孩子的看护,积极报名参与。奉浦二村是个动迁小区,缺少年青志愿者,虽离家数十公里,她仍前往支援,小区老人多,引导时她格外细心,协调行动不便、身体不适的老人优先检测;碰上不会操作健康云的居民以及没手机的老人,她便和伙伴们一个个耐心完成预约登记。人口老龄化的乡下急需志愿者,她又闻令而动,站上一线,初春时节,天气还有些凉意,但穿着防护服徒步在老旧楼房间上下无数次攀爬,整个人也难免虚脱,
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。
他的丈夫是一名警务人员,疫情防控的三年,常常需要离家几个月坚守一线,虽然每次离家的“承诺”都显得那么无奈,但范晓叶老师心中满是温暖,她知道丈夫心中有嘹亮的号角,有他牵挂的热土。范老师也以特殊形式支援抗疫,她不仅认真上好每一节线上课,还认真组织学生们学习防疫手势舞,赠送防疫人员感恩卡,宣传防疫知识等,用爱支援抗疫;同时作为区人大代表的她积极提交社情民意,主动建言献策,以实际行动彰显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。
党员的担当与刚毅
自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,吴易腾同志积极响应号召,奔赴社区疫情防控一线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,他始终坚定抗疫必胜的信念,以“哪里需要我,就往哪里顶”的担当精神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性与战斗性。
他所在的小区住户有一千多家,共五千多人。上海市第一轮全员核酸抗原检测时,作为社区20名志愿者的其中一员,他挺身而出,勇担重任,与居委干部结对,为社区楼组长培训抗原检测流程,并挨家挨户地分发试剂、指导居民完成抗原检测。整整8个小时不停歇,勤勤恳恳,听从居委的工作安排。
3月28日全区疫情封控以来,吴易腾同志既兼顾线上教学工作,又勤于社区志愿服务。线上,他成为了小区居民生活物资团购联络员;线下,他听从居委的一切安排,哪个岗位需要他,他就果断地冲上去!白天课余时间,他加入志愿者队伍服务社区;晚上休息时间,他却埋头备课、批改作业一直到深夜......在新一轮核酸采集系统更新投入使用时,他果断报名参与新系统培训,并支援奉城镇等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。工作量虽大,但他从不抱怨、喊累,只为战疫胜利默默奉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