亮姓名: 张 琪
亮身份:班主任、语文教师、特教专职教师
亮格言: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,用爱照亮每一个心灵
在我们的学校中,有着几个特殊的孩子,我们通常称呼他们为随班就读学生。如果说随班就读是让特殊孩子走进集体的“门”,那融合教育就是为他们搭建的“桥”——而我们,正是桥上那个牵起他们的手,也牵起全体孩子的手的人。
在一次次尝试中找到归属感
特殊教育的路上,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,只有日复一日的琐碎:是课后单独给孩子补知识点的十分钟,是跟家长沟通孩子进步的每一条消息,是调整教学方法时的一次次尝试,是俯下身倾听孩子需求的耐心,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的坚持。但正是这些琐碎,让那些“不一样”的花朵,能和其他孩子一起,在阳光下绽放。
看见差异,更看见共性
还记得之前任教的班上有一位随班就读学生,媛媛。她文静腼腆,对待老师很有礼貌,但是却能感觉到她和同学之间的隔阂与疏离。为了让她不被边缘化,借着一次机会,我问她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节目表演吗?她思考了几秒钟,欣然答应了下来。于是我拿出准备好的诗朗诵稿,将分给她的台词,一字一句念给她听,让她跟读。第二天听到她能一字不差的将台词背下来,我欣喜万分。得知她回家后很努力的练习背诵,十分重视这次的表演。之后的串词排练,同学们会主动提醒“媛媛,下面该你讲咯。媛媛,你要上前一步……”在一次次的磨合中,她做到了和伙伴们一起登上展示的舞台。“看见差异,更看见共性”——我们用包容打破隔阂,让特殊孩子不觉得自己“不一样”,也让其他孩子明白,“不一样”的背后,是同样渴望被认可、被接纳的童心。
让“融合”成为一种习惯
我们或许不能让每个孩子都达到同样的高度,但我们可以为每个孩子搭建适合自己的“台阶”;我们或许不能消除所有障碍,但我们可以让“融合”成为一种习惯——让特殊孩子在集体中成长,也让所有孩子在包容中学会善良。
作为特殊教育教师,我们的师德,是眼里有“特殊”,心中无“差别”;是用专业守护成长,用爱心点亮未来。愿我们都能做那个“提灯人”,照亮每一朵花的路,也让自己的教育人生,因这份坚守而更加温暖、更有力量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