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生风采

青年骨干教师:裴彦

发布日期:2025-09-15   来源:奉城一小   

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,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。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,是中华民族的希望。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,培育美好心灵,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。

奉城联合小学(奉城一小)是一所拥有200多年办学历史和有着独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学校。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“薪美教师”。古人云:“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”少年儿童正处于“拔节孕穗期”,需要我们精心引导和栽培。让我们一起走进“薪美教师”,探寻他们的教育思考与实践……

 

亮姓名:裴

亮身份:教导处、语文教师,获区“和润贤师”称号

亮格言:日月只有一个,星星也会发光

五年前,我怀揣着对教育的初心走上讲台。从懵懂到坚定,从学习到实践,我深深体会到,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,更是一场温暖的陪伴和共同的成长。

课堂,是我践行师德的第一现场

工作的第一年上课时,我在书上写满了备课时的预设步骤,我努力去遮掩自己在教学上的生涩。一堂课下来,我就像一名刚进行完长跑训练的学生,满头大汗。站稳讲台后,工作的第三年我开始跟随学校新课改的脚步,积极参与项目化学习,带领学生走出教室,感受真实情境。孩子们不再是安静的听众,而是成为科学家、研究员、讲解员。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思考、合作、创造,我也在与他们的互动中不断反思教育的本质——不是灌输,而是唤醒。

课程,是我扎根教育的实践土壤

尤其是近年来在“新两类课程”的探索中,我更坚定了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育信念。依托奉贤丰富的红色资源,我参与开发了“小萤星红色追寻”课程,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历史中汲取力量。当他们自信地站在校园中,为同学讲述红色故事时,我看到了教育最动人的样子:知识在传承中生根,品格在体验中成长。

 

收获,如期而至

20年踏上工作岗位,22年凭借项目化学习案例《校园湿垃圾的变身计划》首获全国二等奖;2023年奉贤区中小学跨学科项目学习案例评选一等奖、区第八届学生活动节教师业务技能展示一等奖;再到2024年入选奉贤区卓越培养工程获得“优秀青年教师”称号,加入奉贤区“王朝平翁燕燕名教师工作室”,上学年开设了一节综合实践、一节语文区级展示课,假期里还听到从第一届学生已经中考结束了,从奉一小走出去的孩子们有的考上了华二、有的去了奉贤中学,我的教育成长之路好像又清晰而坚实了一些。

前行,没有终点

这一切的背后,离不开学校的培养、团队的支持,更离不开孩子们带给我的每一次启发。他们眼中的光芒,他们真诚的反馈,让我不断调整脚步。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耕耘,师德就体现在每一天的课堂里、每一次与孩子的对话中。未来很长,我将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走好每一步,与孩子们共同成长,与教育的美好时代同频共振。

分享到: